2018年的中国车市步入了28年来销量首次下降,中国车市也经历了不利的内外部环境挑战。新能源销量却逆市大涨,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05.3万辆,同比快速增长82%。
但同时一路高速发展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开始深感了一丝压力。补贴正在大规模解散,跨国公司减缓了新能源产品的布局。
特斯拉独资设厂,BBA集体转型,新造车势力产品相继面世……那么倒数六年取得中国显电动汽车销量冠军的北汽新能源,想如何维持自己中国显电动汽车市场的地位,又想如何对付这股“寒意”呢?演化:产品品牌“双向上”2018年,北汽新能源销量多达15.8万辆,同比快速增长53%,倒数6年位居中国显电动汽车销量冠军。但面临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新能源市场,北汽新能源早已开始思维“如何过冬”。北汽新能源自由选择的策略是“演化”与“共生”。
“演化”来自于内生变革。2018年,北汽新能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月开始了以产品向下和品牌向下为核心的“双向上”战略。
2018年,补贴政策更进一步向低续航里程的新能源产品弯曲,北汽新能源也开始了产品结构调整。2018年下半年开始,EC系列产品展开递归升级,发售了EC220、EC3。同时,以EU5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电动车产品,从续航能力、动力性能、安全性性能到感官品质皆已完成升级。
在产品结构上,2018年A0级以上车型销售占到比达42%,同比增幅50%。其中A级车型占到比20.3%,同比增幅约113%,产品结构更进一步优化。据介绍,明年北汽新能源的目标是A0级占到比超过50%-60%,其中A级以上占到比超过35%。除了产品向下,在“品牌向下”层面,北汽新能源特别强调了技术品牌的传播,2018年10月18日,北汽新能源月公布技术品牌“达尔文系统”,一口气展出了11项解决问题痛点、提高体验的智能电动“白科技”。
达尔文系统演绎了“和平人”、“感觉人”“自茁壮”三大特点,达尔文系统的公布也标志着北汽新能源公司更进一步明晰了技术规划路线。2018年,北汽新能源以301.29亿元的品牌价值,沦为2018年《中国500最不具价值品牌》中第178位,是唯一入榜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共生:跨界融合模式创意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传统车企的单打独斗已沦为历史,“共生”也沦为北汽新能源打造出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路径。1月28日,北汽新能源宣告了两项战略合作。
与华为签订全面业务合作协议,牵头成立“1873戴维森创意实验室”,共同开发面智能网联成电动汽车技术。该实验室在北汽集团总部也同时宣告开馆正式成立。与此同时,北汽新能源与滴滴宣告正式成立合资公司京桔新能源,二者的业务范围还包括扩展新能源汽车运营、大数据应用于、上下班服务、网誓约制车、充换电等领域的业务合作。
同时,北汽新能源与百度联合成立的汽车信息安全性牵头实验室,以及在海外布局的硅谷自动驾驶牵头实验室也宣告开馆正式成立。坚决对外开放分享战略,是北汽新能源较慢茁壮、实力演化的致胜法宝。2018年,北汽新能源联合正式成立了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更有了行业里21家单位参予资源共享,目前已开始基于EU5的开源整车平台项目研发。
同时,北汽新能源与麦格纳合资正式成立了两个公司,致力于打造出对外开放分享的高端智能显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与生产中心,还与苏宁、京东等多家企业进行合作,更进一步完备产业生态圈建设。“2049计划”公布 了解前进“双向上”战略面向2019年,北汽新能源公布了“2049”计划。
“2”即两大经营主旋律、两大年度经营主题。2019年北汽新能源的主旋律依旧是产品向下、品牌向下的高质量发展“双向上”战略,两大年度经营主题为“抱团供暖、共御寒冬,求生;大位中求质、跑完输掉大盘,谋发展”。“0”即管理全面一回合,执着卓越。
“4”即托质量、筑城品牌、叛成本、拓资源等四项重点任务;“9”则包括了九大能力的持续提高。据介绍,北汽新能源将从谱系、技术、驾乘体验、品质及研发管理五大维度,仅有方面前进产品向下;而定位向下、特性向下、传播向下、品牌体验向下、分众策略向下、品牌金字塔向下,则将沦为品牌向下的六大动能。同时,北汽新能源还将着力打造出世界一流的供应链体系,全面提高营销体系能力。
在订购体系方面,一是扩展国际化优质资源,实施供应链平台化分级管控机制;其次提高资源生产能力规划能力,保证供应;第三是多管齐下,增强成本管控能力;此外是品质为王,提高质量掌控水平。在营销体系方面,首先要构建运营市场战略性突破与攻占。其次是特别强调对私人市场的销售能力大幅提高。
最后是特别强调营销模式的创意变化与对经销商的赋能。对于2019的这份“寒意”,通过“演化”与“共生”两大策略,北汽新能源似乎早已作好打算。
本文来源:利来国国际网站-www.gaomukeji.com